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
一種可用來研究包括絕緣體在內的固體材料表面結構的分析儀器。
它通過檢測待測樣品表面和一個微型力敏 感元件之間的微弱的原子間相互作用力來研究物質的表面結構及性質。
原子力顯微鏡的原理
原子力顯微鏡的基本原理是:將一個對微弱力敏 感的微懸臂一端固定,另一端有一微小的針尖,針尖與樣品表面輕輕接觸,由于針尖尖 端原子與樣品表面原子間存在微弱的排斥力,通過在掃描時控制這種力的恒定,帶有針尖的微懸臂將對應于針尖與樣品表面原子間作用力的等位面而在垂直于樣品的表面方向起伏運動。利用光學檢測法或隧 道電流檢測法,可測得微懸臂對應于掃描各點的位置變化,從而可以獲得樣品表面形貌的信息。我們以激光檢測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e Employing Laser Beam Deflection for Force Detection, Laser-AFM)來詳細說明其工作原理。
如圖所示,二極管激光器(Laser Diode)發(fā)出的激光束經過光學系統聚焦在微懸臂(Cantilever)背面,并從微懸臂背面反射到由光電二極管構成的光斑位置檢測 器(Detector)。在樣品掃描時,由于樣品表面的原子與微懸臂探針尖 端的原子間的相互作用力,微懸臂將隨樣品表面形貌而彎曲起伏,反射光束也將隨之偏移,因而,通過光電二極管檢測光斑位置的變化,就能獲得被測樣品表面形貌的信息。
在系統檢測成像全過程中,探針和被測樣品間的距離始終保持在納 米量級,距離太大不能獲得樣品表面的信息,距離太小會損傷探針和被測樣品,反饋回路(Feedback)的作用就是在工作過程中,由探針得到探針-樣品相互作用的強度,來改變加在樣品掃描器垂直方向的電壓,從而使樣品伸縮,調節(jié)探針和被測樣品間的距離,反過來控制探針-樣品相互作用的強度,實現反饋控制。因此,反饋控制是本系統的核心工作機制。本系統采用數字反饋控制回路,用戶在控制軟件的參數工具欄通過以參考電流、積分增益和比例增益幾個參數的設置來對該反饋回路的特性進行控制。
原子力顯微鏡儀器結構
在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的系統中,可分成三個部分:力檢測部分、位置檢測部分、反饋系統。
力檢測部分
在原子力顯微鏡(AFM)的系統中,所要檢測的力是原子與原子之間的范德華力。所以在本系統中是使用微小懸臂(cantilever)來檢測原子之間力的變化量。微懸臂通常由一個一般100~500μm長和大約500nm~5μm厚的硅片或氮化硅片制成。微懸臂頂端有一個尖銳針尖,用來檢測樣品-針尖間的相互作用力。這微小懸臂有一定的規(guī)格,例如:長度、寬度、彈性系數以及針尖的形狀,而這些規(guī)格的選擇是依照樣品的特性,以及操作模式的不同,而選擇不同類型的探針。
位置檢測部分
在原子力顯微鏡(AFM)的系統中,當針尖與樣品之間有了交互作用之后,會使得懸臂cantilever擺動,當激光照射在微懸臂的末端時,其反射光的位置也會因為懸臂擺動而有所改變,這就造成偏移量的產生。在整個系統中是依靠激光光斑位置檢測 器將偏移量記錄下并轉換成電的信號,以供SPM控制 器作信號處理。
反饋系統
在原子力顯微鏡(AFM)的系統中,將信號經由激光檢測 器取入之后,在反饋系統中會將此信號當作反饋信號,作為內部的調整信號,并驅使通常由壓電陶瓷管制作的掃描器做適當的移動,以使樣品與針尖保持一定的作用力。
原子力顯微鏡對樣品的要求
原子力顯微鏡研究對象可以是有 機固體、聚合物以及生物大分子等,樣品的載體選擇范圍很大,包括云母片、玻璃片、石墨、拋光硅片、二氧化硅和某些生物膜等,其中至 常用的是新剝離的云母片,主要原因是其非常平整且容易處理。而拋光硅片至 好要用濃 硫酸與30%雙氧水的7∶3 混合液在90 ℃下煮1h。利用電性能測試時需要導電性能良好的載體,如石墨或鍍有金屬的基片。
試樣的厚度,包括試樣臺的厚度,至大為10 mm。如果試樣過重,有時會影響Scanner的動作,請不要放過重的試樣。試樣的大小以不大于試樣臺的大?。ㄖ睆?0 mm)為大致的標準。稍微大一點也沒問題。但是,至大值約為40 mm。如果未固定好就進行測量可能產生移位。請固定好后再測定。
原子力顯微鏡的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生命科學開始向定量科學方向發(fā)展。大部分實驗的研究重 點已經變成生物大分子,特別是核酸和蛋白質的結構及其相關功能的關系。因為AFM的工作范圍很寬,可以在自然狀態(tài)(空氣或者液體)下對生物醫(yī)學樣品直接進行成像,分辨率也很高。因此,AFM已成為研究生物醫(yī)學樣品和生物大分子的重要工具之一。AFM應用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生物細胞的表面形態(tài)觀測;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及其他性質的觀測研究;生物分子之間力譜曲線的觀測。
AFM可以用來對細胞進行形態(tài)學觀察,并進行圖像的分析。通過觀察細胞表面形態(tài)和三維結構,可以獲得細胞的表面積、厚度、寬度和體積等的量化參數等。例如,利用AFM可以對感 染病 毒后的細胞表面形態(tài)的改變、造骨細胞在加入底物(鈷鉻、鈦、鈦釩等)后細胞形態(tài)和細胞彈性的變化、GTP對胰腺外分泌細胞囊泡高度的影響進行研究。利用AFM還可以對自 由基損傷的紅細胞膜表面精細結構的研究,直接觀察到自 由基損傷,以及加女貞子保護作用后,對紅細胞膜分子形態(tài)學的影響。
此文章來源:公眾號西大材料與能源學部研會,如有涉及版權問題,可與我司聯系,我司將第 一時間處理,謝謝
介紹了使用徠卡EM TIC 3X三離子束研磨儀對手機觸摸屏玻璃進行解剖的實驗過程和結果。
Leica DM2700 M LED照明正置材料顯微鏡。Leica DM2700 M為適用于明場、暗場、微分干涉、偏光以及熒光用途的多功能立式顯微系統。
CCM200C普通型清潔度檢測系統對清洗過濾后得到的濾有殘渣的濾紙,通過顯微鏡法觀察和測定殘渣顆粒的大小,與CCM-100C型的清潔度檢測系統的差別在CCM-200C型是智能型,可以通過電腦任何控制平臺。
徠卡金相顯微鏡主要用于材料分析,金相組織觀察,與同濟大學合作的顯微鏡型號是DM6M為正置式三目鏡,配了徠卡品牌DFC450型的500萬物理像素攝像頭…
BAHENS儀器微信公眾號